当前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跨越5000公里,沪喀两校三地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发布日期:2023-09-27 浏览量:

“听闻事迹,深受感动,想起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此,我希望未来能与你们一同于平凡中振兴家国”“爱国是什么,我摸不到,我听不见,但我看到了,便是卫士们昂扬的身影”“日出东方,其道大光;红其拉甫,战士昂扬;爱国主义,无尽星茫;感恩!”……今天,喀什大学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驻守世界最高国门的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一起,跨越5000公里,通过智慧树平台同步课堂,两校三地同上一堂主题为“爱国:新时代青年的接力”的大思政课。课后,两校大学生们用这样动人的语句致礼驻守世界最高国门的移民管理警察。

为祖国奉献青春是最大的骄傲

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之际,两校三地共同开展这堂大思政课。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海泉的主持下,“爱国:时代青年的价值取向”;爱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基础”;“爱国:青春勃发的自觉担当”等三个环节依次展开。

课堂第一环节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国辉副教授主讲,他通过古往今来的事例,从何为爱国、为什么要爱国、怎样爱国三个方面系统讲解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以及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体现与责任担当。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科龙波副教授主讲第二环节,她从新疆特别是南疆的地理区位,讲明了新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并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概括出各民族团结奋斗是边疆地区最重要的宝贵历史经验。“作为南疆的青年一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维护民族团结、稳疆兴疆的行动基础。”许科龙波以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为国戍边的英雄事迹,诠释了爱国主义的崇高理想,并以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和老站长的感人视频,道出了对奋勇担当的国门卫士们的敬意。红其拉甫边检站张凤梓警官展开第三环节的篇章。一代代红其拉甫人以无私无畏的奉献,凝结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三特精神”,把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书写在了帕米尔高原的雪域之中。正是受到红其拉甫精神的感召,张凤梓警官在大学毕业后投身国家移民警察事业,在守护国门的实践中不断锻炼成长。“为祖国而奉献青春是我最大的骄傲,是人生价值的升华。”张凤梓警官寄语两校青年学生认真学习,不断拼搏,努力养成崇高的价值理想,勇于自觉担当,感悟人生的意义,绽放灿烂的青春之光。

致敬小卡片将邮寄至红其拉甫边检站

虽身不能至,但这堂课让同学们看到了在祖国最西部的边疆地区,在恶劣的环境下,仍有一群移民管理警察战斗在守边戍边的第一线。“我们每个人在享受岁月静好的同时,不要忘记,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有着现在的安宁生活,所以,今天在这里我想感谢每一位驻守边疆的移民管理警察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也应当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祖国和人民的未来命运联系在一起,在未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回馈社会,报效祖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阿依娜孜同学在课堂上对红其拉甫边检站的移民管理警察们说道。

“看了视频和听了红其拉甫边检站警官的讲述,我深深感受到了国门卫士们的辛苦。你们为了能够守护国家的安全,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边境的荒芜之地,尽管在这极端环境下,你们也没有一丝懈怠,你们日日夜夜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守护着我们的国门和边境,连节假日也不能跟家里人团聚。你们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守护着我们祖国的安宁。谢谢你们,因为有你们的坚守,我们才能安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吐玛热斯同学这样表示。肺腑之言,引起同学们的掌声和频频点头。

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下课后,没有来得及发言的两校同学,纷纷在小卡片上书写自己的心声,期待未来自觉担当使命,努力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些承载着真情实感的小卡片也将会邮寄给红其拉甫边检站民警们,表达同学们的问候和敬意。记者了解到,此次沪喀两校三地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喀什大学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继今年6月挂牌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后,深入挖掘各方所蕴含的“大思政课”丰富资源,将新、老以及新时代创新发展的“三特”精神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拓展大思政课平台的又一次深入尝试,三方将继续共商共建共享,深入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