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带着满腔热情和坚定信念,持续深入基层群众,在基层实践中彰显出青年作为,传播青年之声,让青春之花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精彩绽放。让我们在第五期社会实践风彩展中跟随他们实践脚步,看看他们的精彩表现吧!
回访母校,重拾旧忆
情系母校展风彩
筑梦喀大启新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2304班安静同学和2401班梁锦卓同学回访母校陇西县二中,她们精心筹备宣讲内容,做好PPT讲稿,剪辑有感染力的校园生活视频,详细介绍喀什大学的特色专业和师资力量等,向学弟学妹们传递高考经验,细心解答,让学弟学妹们对喀什大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此次宣讲活动,她们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沟通表达、组织协调的能力,更增强了自己对喀什大学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母校讲堂话成长
喀大故事引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304班尚若昕同学回访母校东明县第一中学。她通过播放视频和发放宣讲手册等方式对喀什大学进行详细介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大学故事,传递“胡杨般坚韧,红烛般奉献”的喀大精神。同时尚若昕同学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宣讲,让更多优秀学子走进喀什大学,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

社区服务,实事践行
新春慰孤老送祝福
安全宣讲洁美社区
马克思主义学院2306班张欣予同学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在家乡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天彭街道西海社区积极投身多项志愿服务,涵盖看望敬老院老人、文化惠民、公益宣传以及协助党群服务中心工作等多个方面。此次实践活动得到社区居民、敬老院老人、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等的广泛好评,不仅增强社区文化归属感,提升社区凝聚力,而且她在此次实践活动中也收获良多,对于社会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更加激发了她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扫净路面雪
做好幸福事
马克思主义学院2305班李婉莹同学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杨庄村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李婉莹同学冒着严寒,拿起铁锹、扫帚等工具,到村庄关键区域进行积雪清扫,让居民们的出行有了安全保障。此次扫雪活动不仅营造了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还充分展示喀什大学学子的无私奉献之情。

党群服务常相伴
教育关怀暖人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2103班爱迪达尔·奴尔太同学主动参加家乡村委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处活动主要涵盖村委党群办公室的事务处理以及红领巾小课堂的教学服务。在村委党群办公室工作期间,她充分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为村党委的工作提出许多新颖的想法。在红领巾小课堂的教学服务中,她针对不同的孩子,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她也将会继续发扬在实践中培养的优秀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扫社区卫生
构建洁净家园画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2301班刘超同学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家乡村委会组织的街道打扫工作。活动当天,她带上所需的清洁工具,对周边街道开展全面打扫工作,并与其他志愿者互帮互助使街道焕然一新。通过此次清扫活动,培养了刘超同学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她在亲身体验中懂得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

爱心“童”行
点亮红领巾小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2301班阿依努尔·巴孜力汗同学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自治区“ 红领巾小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她积极组织小朋友们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阿依努尔·巴孜力汗同学提升了沟通和教学能力,为以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实践是成长的阶梯,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每一次的实践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每一滴汗水都是对未来的浇灌。今年寒假,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在考察中学思想、悟原理,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
撰稿|刘超 陈秋
编辑|张九戈 杨婷
校对|杨硕 赵继花
一审|古明月 布威热比古丽·加帕尔
二审|阿迪里·托乎尼亚孜
终审|李鹏飞